【引言】今天,带来的是一个“好消息”。为什么要强调是“好消息”呢?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三好同学连着发了两篇文章。结果,有老板提意见了:搞包装印刷的日子已经够苦了,这一会儿“挑战”,一会儿“困局”,不是往伤口撒盐吗?包装印刷圈这么大,难道就没有一点好消息?三好同学听了很惶恐,一不小心就给各位老板添堵了。问题是,好消息没人不想要。可三好的风格,各位老板大致也知道:凡事喜欢用数据说话。各家企业的财报不给力,三好也只能干着急。可是,既然有老板提了,三好同学不能没有回应,于是就开始左扒扒、右扒扒。结果,幸福总是来得太突然!
包装大佬业绩大增的背后,跌宕的纸价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
月2*
日晚,圈内知名的三家包装印刷大佬裕同科技、合兴包装、吉宏股份,不约而同地发布了今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其营收、净利润等核心财务指标均大幅增长,漂亮得令人难以置信。*
月27日晚,另一家包装印刷大佬美盈森,同样发布了形势喜人的一季度报告:实现营收*
.*
0亿元,同比增长*
.*
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1*
.*
2万元,同比增长*
*
.2*
%。
各位老板说说,这算不算是好消息?要知道,在始于去年10月的纸价飙涨中,以纸箱、彩盒为主业的包装印刷企业曾被认为受创最早、受创最深。未曾想,纸价跌宕之势未止,四家包装印刷大佬却齐齐交出一份“喜报”。
当然了,在纸价上涨周期中,尤其是暴涨之后,包装印刷厂营收指标的上行本来就是大概率事件,并不十分意外。因为纸张在多数包装印刷厂的成本结构中占据半壁江山,纸价的飙涨必然带动印刷品出厂价格的提升,进而推动包装印刷厂营收的增长。
真正让三好同学感到意外的是,三家包装印刷大佬的净利润与营收基本保持了同步增长。这样的结果让三好在开心之余,也未免有几分疑惑:难道当初关于纸价的种种分析都跑偏了?在三家大佬业绩大增的背后,跌宕的纸价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合兴、裕同、吉宏三家大佬的业绩有多靓?
从大的产品分类上,裕同、合兴、吉宏都算是包装印刷企业,而且其产品均以彩盒、纸箱为主。只不过,在三者之中,裕同貌似以高档彩盒见长,合兴更多侧重于瓦楞纸箱,而吉宏则彩盒、纸箱并重。
今年一季度,三家大佬的业绩有多靓呢?先来看营收,1-*
月,裕同实现营收1*
.90亿元,同比增长*
*
.0*
%;合兴实现营收11.*
*
亿元,同比增长*
9.*
7%;吉宏实现营收1.*
*
亿元,同比增长*
7.*
*
%。
三好同学觉得,大佬就是大佬。即使是规模最小的吉宏,其一个月的营收,也够得上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的标准(年产值*
000万元以上)。至于裕同、合兴就更不用说了,即使用其三个月的营收参与排名,也足以位列全国包装印刷厂的前20名以内。
虽然三好同学早就预感到,2017年包装印刷厂的营收有望出现普涨,但三家大佬齐齐大增超过1/*
,有的甚至接近*
0%,还是有一点小震撼的。
△三家包装印刷大佬一季度的营收情况(单位:亿元)
与预期中的营收增长相比,更让三好同学感到欣喜的是:三家大佬的净利润水平也出现了大幅增长。
1-*
月,裕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
2亿元,同比增长29.*
*
%;合兴实现净利润*
0*
*
.*
*
万元,同比增长*
7.*
*
%;吉宏实现净利润90*
.0*
万元,同比增长*
1.19%。
虽然裕同、合兴的净利润增幅低于营收增幅,与部分纸厂仨月顶五年的惊人增长也无法相提并论,但对近些年倍感压力的印刷厂而言,百分之三四十的利润增长已然十分可观。
△三家包装印刷大佬一季度的净利润情况(单位:万元)
当然了,虽然同为大佬,且同样实现了大幅增长,三家企业盈利能力的差异还是十分明显的。比如,1-*
月,合兴的营收相当于裕同的*
2.*
9%,净利润却只有裕同的1*
.*
*
%;合兴的营收是吉宏的*
.17倍,净利润却只是吉宏的*
.*
9倍。
三好同学觉得,三家大佬的这种差距主要是由于其产品结构的差异决定的。在包装印刷的大市场中,裕同显然拿到了利润最为丰厚的“领地”之一;而合兴主营的瓦楞纸箱则是市场竞争最为激烈,毛利率最低的细分市场之一。
业绩大增的背后
三家大佬营收、净利润齐齐大增,自然是形势喜人。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这样一个判断:自201*
年四季度开始,包装印刷市场出现回暖迹象。当时,有老板向三好同学透露,有的包装印刷厂订单多得忙不过来。
此外,另外一个数据或许也可表明包装印刷市场回暖所言不虚:今年1-2月,我国胶印机进口额同比增长7.*
0%。这是在进口额连续五年下滑之后,胶印机首现复苏迹象。印刷市场回暖自然是业界所盼,但目前看来,要真正坐实这一判断,还需要更多的论据做支撑。
三家大佬自己是如何看待业绩大增的?由于只是一季度报告,各家企业给出的解释都相对简单。
比如,吉宏表示,营收增长主要系201*
年底新成立的济南分公司投产及呼市吉宏、滦县吉宏营收增长所致。而净利润增长则主要是因为其营收及对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同比增加。说到吉宏的济南分公司,三好同学想起一事儿。前不久,在新三板挂牌的吉联披露了拟申请终止挂牌的公告。
它之所以要在仅仅挂牌一年多之后就选择退出,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商业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将厂房及生产设施悉数外租,自己不再进行生产加工。吉联厂房及生产设施的承租人正是吉宏。
裕同的解释更简洁:营收增长主要是由于消费类电子产品销售增量所致。裕同主要客户来自消费电子领域,这一点圈里人都知道。而且,有老板在闲聊时透露,苹果公司在裕同的盈利中占比达到*
0%。
这个数据虽然未经证实,但还是很吓人的:苹果几乎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国内最大的印刷厂。各位老板说说,要是多几个这样的大买家,咱们的日子是不是就好过了?
从上市前后发布的各种财报看,裕同近年来的增长势头十分稳健。如果能将这一增速再保持两三年,它完全有可能成为国内第一家营收规模过百亿的印刷厂。
合兴则表示,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业务增长销售额增加及客户调价。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则是销售额增长、客户调价、期间费用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不知道各位老板有没有注意到,合兴两次提到了“客户调价”。客户调价能带来印刷厂的业绩增长,自然只能是“涨价”,而非“降价”了。
问题是:去年,三好同学看过多家包装印刷厂的上市招股书,印刷品价格下行基本上是共同趋势。为什么今年客户突然就大方起来,向上而非向下调价了呢?
原因很明了,想来各位老板都门清:始于去年10月的纸价飙涨,不仅让包装印刷厂备受煎熬,也令终端用户倍感困扰,纸箱短缺甚至一度引发央视关注。在此情形下,印刷品价格的上调也就顺理成章。
三好同学觉得:这就是“短缺”的价值,不期而至的供应短缺,让包装印刷厂在与客户的博弈中议价能力更强。
这样说来,本轮纸价的跌宕对包装印刷厂而言,并非完全都是利空。在纸价大幅飙涨之后,包装印刷厂的调价呼声在相当程度上得到了客户端的积极回应。尤其是新签订的2017年订单,在报价上应该比往年有较大提升。
而且,瓦楞纸价格自201*
年底触顶之后,已经连续三个多月呈下行趋势。这样一个涨跌转换的时间点恰到好处,为包装印刷厂的业绩改善留出了更多的空间。
*
月初,部分纸厂曾试图联手控盘,以涨止跌,以限产稳预期,但时下看来貌似并未达到预期目标。据国家统计局监测,*
月11-20日,高强瓦楞纸的价格为2*
*
7.*
元/吨,比去年10月底的2*
*
2.*
元/吨仅高出不到12%,较*
月底又有明显下跌。
业绩增长能否延续?
无论如何,在三家包装印刷大佬大增的业绩背后,纸价波动的影响都若隐若现。当然了,由于业务结构不同,对有的企业,比如裕同而言,这种影响可能小一点;对合兴、吉宏而言,则可能大一点。
三好同学担心自己的判断不靠谱,又向懂行的老板请教了一下,客户调价对包装印刷厂业绩的正面影响得到了证实。不管是什么原因,业绩大增终归是好消息。问题是:增长的势头能够延续多久?
在一季度报告中,三家大佬都给出了各自对上半年业绩的预测。在三好同学看来,形势可谓一片大好:裕同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增幅在1*
%-*
*
%之间;合兴预计在20%-*
0%之间;吉宏预计在*
%-*
0%之间。都还不错吧?
不过,也有老板私下向三好同学表示:二季度的情况也许不会像一季度这么乐观,因为在瓦楞纸价下跌之后,已经有客户提出了调价要求,这一次是要“下调”。
此外,另外一个问题同样值得关注:本轮业绩回暖是整体性的,还是局部性的?目前看来,后者的可能性怕是更大。
因为在这一波纸价上涨,甚至局部断供中,实力雄厚的大型印刷厂更有可能获得纸张的稳定供应和相对价格优势,进而在“得纸张者得市场”的混乱局面中强化竞争优势。
一家年营收规模超*
亿元的包装印刷厂老板表示:连我们都感受到纸价上涨带来的供应和资金压力,其他小厂有多难受就可想而知了。
包装印刷厂的增长势头能否延续,还与一个不确定性因素有关:纸价的下一步走势。在一番大涨又大跌后,纸价已经进入了深度博弈期:纸厂不甘就此罢手,印厂也不再是任人宰割。
在与一位老板私聊时,三好同学感慨说:现在的市场形势一片混乱啊。结果,老板就是老板,生来就是干大事的。人家说:乱世出英雄。好吧,今天就说到这里,祝愿市场回暖成真,祝愿各位老板都能成为最后的“英雄”。(文章转载自印刷企业家,作者王三好,经授权转载。)
相关文章(直接点击下列标题阅读)12*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电话:021-*
1199*
7*
,纸箱编辑部——小李(*:mochaheidou)】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